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91(6 / 7)
据自立,更不会是豪强大族的子弟,完全听命依附于本家的命令,或者说是利用手中的权力,为家族谋利益,最后形成实质上的地方割据,尾大不掉。”
刘裕的眉头一皱:“但是将士为吏这条路,之前几年没走通,我们原以为北府京八兄弟们是苦出身,到了地方为吏,会想着自己当年受大族欺压,吃过的苦,受过的罪,当官后能善待百姓,为民谋福利。”
“可是没想到,他们有了权力之后,会变本加厉地为自己谋福利,欺民占地的情况不在少数,甚至因为武力强悍,而横行乡里,欺男霸女,我们北府兄弟的名声,非常不好了,这不是一两个害群之马,而是将士们自以为劳苦功高,自以为是功臣,回乡之后无人制约,就去欺压百姓。”
“王皇后和胖子都说过,人一旦乍福得到权力,又无制约,指望靠他们的自觉当个好官好吏,是不可能的,世家大族一步步的腐化堕落,也是这样,他们当年的祖先对国家也立下大功,可是子孙后代不肖,占着茅坑不拉屎,反而是圈地占人,可是,即使是这样的国之祸害,也是要讲一定的原则和规矩的,只对北方流民下手,一般不会轻易地占本地民众的便宜。不象京八兄弟,本就是光棍一条,为官为吏也是异地,那可能为了给本人,本家谋福利,吃相会非常难看。”
王镇恶摇了摇头,说道:“这是可以解决的,对于这种权力滥用,最好的办法是权力分离,不同的人担任不同的官职,相互监督,就象在朝廷里,有中书令,黄门侍郎,尚书令,御史大夫这些各司其职,甚至是可以弹劾,就算是在军中,领兵的将军是一方面,而负责粮草辎重,装备筹划的,又是另一批人来负责,如此,权力得以制衡,不让一人独大,就不会出现虎狼横行的情况了。”
“将士们确实是有文化水平不高,一朝乍富,缺乏制约的时候会拼命搜刮的情况,而本地士族为主的文官,也会有很多办法来巧取豪夺,最好的办法是两者同时分享权力,互相制衡和监督,再由朝中派员巡视,甚至是微服私访,能吏得以提升,贪官以国法严办,如此,可澄清吏治!”
汉胡融合天下安
刘裕点了点头,说道:“这是后话了,不过,通过你的这些表达,我可以看出来,其实你对以后北伐中原后,对于胡人们的处理,是有自己的想法了,或者说,从南燕灭国后,对于鲜卑族人的处理,你其实已经有了一些经验,想要用于以后的中原,关中之地,是吧。”
王镇恶平静地说道:“我这其实也是继承祖父大人的遗志,他一生为之奋斗的,就是胡汉合一,以后能让五胡变成汉人的一部分,他在我们幼年时,曾经教导过我们,这世上本没有严格的华夷之分,更不能通过出身,血统这些来强行区分种群,只要心怀仁义,愿意接受周礼儒家的这套,那四方蛮夷都可以变化成为汉人,本身汉这个名号只不过是一个朝代名称而已,而建立这个朝代的人,严格来说也是个当时中原人眼中的蛮夷之人呢。”
刘裕勾了勾嘴角,说道:“你若是说刘邦这个汉高祖身上有蛮夷的习气,我没有意见,但是汉这个名号,作为我们中原华夏人的统称,恐怕不止是因为刘邦,在我看来,更是因为汉武帝刘彻,如果不是他敢于反击匈奴,掀起了长达百年的汉匈战争,带领中原百姓对着几千年来一直不停地侵略,攻击中原的北方夷狄匈奴汗国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,封狼居胥,牧马阴山,我想汉是不会成为我们这个族群的共称的。”
王镇恶微微一笑:“这点我和寄奴哥有不同的看法,汉武大帝,确实是有赫赫武功,但他穷兵黩武,四处用兵,不仅是对匈奴开战,对南越,对朝鲜,对西域也是连年用兵,虽然有赫赫的武功,但也导致汉朝海内空,军队伤亡过半,就连天下的户口,也是损失严重,如果说对匈奴的自卫反击,是正义之战,那对于南越,对于西南夷,甚至是对于西域诸国,只是因为不想臣服于汉朝,就要发兵灭国,不仅造成了这些国家百姓的深刻苦难,也让中原百姓民不聊生,总的来说,汉武大帝,武则武矣,可要是他这样的人连续三代,那必会国破家亡。”
刘裕不以为然地说道:“国家虽大,好战必亡,承平日久,忘战必危,这战守之道,要的是张驰有度,不可一味地对外征战,但也不能几十年,上百年无扩张战事,不然四夷会大,会为之所灭,而且一旦没有外战来凝聚内部,那上层的统治者们必会争权夺利,继而引发内乱,苦的还是百姓。”
“汉武帝虽然打仗多了一些,但也驱逐了四夷,大大地扩展了汉家的疆域,收复了自秦以来的很多失地,在他之后,虽然有上百年的太平天下,但最后不照样是没了外敌后,却是有王莽篡位,继而引发了两汉之间的天下大乱,最后难道天下百姓落到好处了吗?”
王镇恶点了点头,说道:“是的,如果太久不打仗不扩张,那必然是上层固化,腐朽堕落,百姓无出头之日,人口增长到土地无法承受时,那就会引发大乱,王莽如此,汉末三国也是如此,所以寄奴哥所说的那种驱逐胡虏,以爵为官的功爵体系,我是非常赞成的,这也和祖父大人的设想相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