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(1 / 2)
“以前没有觉得,想到分别,还挺让人难过的。”谢琢若有所思地说。
妈妈温和笑一笑:“因为越来越近了。”
她理解地摆摆手,“去吧,不要留遗憾。”
谢琢见到了苏玉,在城南的福利院。
她准备了一个小节目,要给大家唱歌。
谢琢不知道苏玉还会弹吉他。
那天,她抱着吉他,给福利院的孤儿们唱歌的时候,缓缓地红了眼睛,又安静地流了眼神。
谢琢要帮她拍摄,不得不看着镜头,所以每一个她表情变化的微小细节都清晰地映入他的眼中。
她哭了,却并没有让他觉得是很突然的情绪。
反而,女孩的泪与眼下的旋律、脉脉温情皆浑然一体,在镜头里,透彻晶莹,被他捕捉。
最后,苏玉对孩子们说:“希望大家好好地生活下去。不管面临什么挫折,快乐也好,痛苦也好,都会过去的,生活还有很多很多的希望。”
谢琢倏然想起,他曾经咨询过陈迹舟心动的定义,他回答的是,希望她每一分每一秒都快乐。
那一刻,谢琢不需要再问任何人什么是爱情了,他恍然大悟地在答题框里行云流水地作答。
他希望她内心平静,思想充盈,希望她遇到的都是好人,从此以后,所愿皆所得。
——在那一刻,他终于也悟得了心动是什么。
只是这过程是延迟的,缓慢的。
青春就是后知后觉。
谢琢想把苏玉送到家,但苏玉拒绝了,他不愿意强人所难。
离开公交车后,他走在回家的路上,一粒雪飘来砸向鼻梁,像是某种很细密的、没有杀伤力的针尖,令他心坎被刺了下,不由地一酸。
谢琢定住脚步。
再也不能叫萍水相逢了,他忽然心生失落地想。
回过头,公交车已经驶离了这条街。
离别之前,他们年纪尚小,容量不够的脑袋里装的都是对未来的憧憬,没有丝毫的闲暇伤春悲秋来时路。
直至公交的尾气卷起雪粒飞扬,各自到站。
生命里真的有了遗憾,才有如琥珀一样沉淀在岁月里的温柔可回首。
才真切地懂得长亭古道的悲凉。
洋流之外,还有万水千山,行路不由人,今宵别梦寒。
谢琢转过身,看着空空如也的街道,就那样沉默地在冷风里站了很久很久。
谢琢在帖子里的记录就到他们的最后一面为止。
苏玉花了很长的时间看完整篇文章。
久到他们中间还跨了一个年。
今年的新年是在北京过的,不出意外,以后都只会在北京过年了。
年前,谢琢出了一趟很久的差。
他回来的那天给苏玉买了花,苏玉习惯了在家等他下班,好几次他回来,都只见人在沙发上躺倒,歪着脑袋睡着,电视里还放着她喜欢的动画片。
谢琢把花放好,轻手轻脚地过去吻她。
苏玉装睡的演技不够好,明明被他弄醒了,还假装闭眼,但嘴角正在微微上翘。
微妙的转变被他捕捉。
“下次不要等我了。”谢琢说。
苏玉终于笑开,“我演的这么不好吗?还等你把我抱回去呢。”
谢琢也宠溺地笑着,真的把她捞起来往房间走。
苏玉紧急地抓住滑落在枕边的手机,握在手里,才回抱住谢琢。
“手套还在吗?”她被放到床上,忽然问了句。
谢琢嗯?了一声,帮她牵牵被子:“什么手套?”
“就是你……去瑞士之前,那次偷偷给我买的。”苏玉说着,还不好意思似的,声音低下来一节。
谢琢想起来了,看着苏玉淡淡一笑:“什么叫偷偷,我是正大光明买的,只不过没找到机会送出去。”
“哦我知道,你可从来不会偷偷的,”苏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又想,“你当时要是真的送给我,我会开心半年。”
“就半年?”他挑眉。
她笑:“实话实说。”
谢琢想了想那副手套,“还在平江。”他说。
“质量很好,能用。要的话下次带给你。”
苏玉没有说要不要,她只是带点笑,轻轻地晃了晃脑袋。
谢琢随她的视线看去,手机界面还停留在他发的那篇文字上。
他有很多的内容没有写。
他没有写在国外梦到她,没有写每年春节都会想到她,没有写那个视频一直在他的手机里,隔三差五就会拿出来看一看……
他不是舍不得删,是不能删,因为总要再见的。
冥冥之中谢琢有预感,他们是会再见的,他还有机会发给她看。
没有想到,随手录制的视频却成了他用来缅怀的凭证。
视频看了多少次,苏玉就在他的心里哭了多久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