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魅罗 第61(1 / 3)

加入书签

谋士听他这般形容,点了点头道,“再能耐也不过是个异姓王,日后王爷成就大业,再派个布政大臣来,看住昆州就是。”

“昆州王是不错,可惜为了个女人和我缠磨,再能耐也有限。”郑祐最后评论道。

郑祐最大的敌人就是他的兄弟,这点毋庸置疑,想到昆州过后将要面对的硬仗,骁勇如他,也不得不态度凝重。靠近中军部位的,身边全是郑祐最得力的将领,随他南征北战,生里来死里去的同袍。他们关注着郑祐的一举一动,此时全部沉默不语,想的也是将来要与朝廷爆发的征战。

郑祐郎朗大笑一声道:“诸君,随我快马前行,去上林苑分鹿肉而食。”

上林苑是皇家园林,只有皇帝命令才可入内,至于鹿肉,分明是指逐鹿而王天下——众将士被明王的豪迈和许诺激起浑身热血,当下齐声一声爆喝,扬鞭加快马速。

长风如林,满满烟尘,大军如一条长龙,张牙舞爪,气势逼人地直奔河东京城方向而去。

去年新帝郑衍登基,改年号为天顺。然而就在天顺二年夏初,矩州大军从元城进入昆州,队伍长如巨龙,数万铁蹄蜿蜒数十里,地面微微震动。明王下令低调行事,偌大的行军队伍,仅竖立一面战旗,素白的旗面上黑色玄武伫立,龟蛇一体,坚硬如磐,威势惊人。

大军行了两天,路过昆州城外,明王命军士全部下马,步行过城,以示对昆州王府的敬意。尉戈接到侍卫侦报,对身边两个谋士道:“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想着要摆我一道。”

袁恪道:“明王想要摆个姿态给朝廷看,我们是支持他的。”

“殿下,”罗子茂道,“其他倒没有什么可顾忌的,只是城里还有个钦差在。”

听他提醒,尉戈沉默了一瞬,道:“随他去吧。接下来朝廷要应对明王,只怕抽不出空来关注我们了。”

罗子茂和袁恪面面相觑,心中都有一层隐忧,万一最后朝廷胜了再来秋后算账怎么办,可是看王爷的姿态,似乎并不把这一层摆在心上,莫非他是看好明王?或是另有盘算?

昆州城内还有一人站在城墙上,遥遥望着城外路过的兵马,身体微微战栗,身后的侍从道:“常大人,那是矩州的兵马。”

被称作大人的男子名为常岭,身材瘦长,相貌古朴,穿着一身降红的袍衫,纱罗幞头,他双手抓在城墙上,指节紧绷,喃喃道:“……乱臣贼子,真的要反……”

侍从把他言语听得清清楚楚,压低声音劝道:“大人,看来昆州王是暗地里支持明王的,我们应尽早离开。”

常岭眉头拧的死紧,回想起自己来到昆州的前后经历。

明王在矩州筹备发兵的动向,京城并非一无所知。矩州与京城之间夹着三州十一城,最关键就在于昆州云州两地。两州相比,云州地界门阀世家林立,内部争派系较为复杂,牧守一职由几个世家交替接手,军队更是松散,根本不可能是以骁勇闻名天下的矩州军对手。而昆州由异姓王杜氏掌控,尤其在过世的老王爷手里,也是有过强兵之称的。

朝廷对明王举动十分关注,一察觉到苗头,就派了钦差到云州和昆州来示警,顺便督促两州和矩州军的交战。常岭从京城出发,先到云州。牧守府隆重接待,礼数周到,全无一丝纰漏。可是说到要与矩州军交战,牧守就支支吾吾。常岭心知云州门阀众多的情况,索性把几个大姓都交来。论诗词画乐,门阀中人无一不精,可说起打仗,却是鸦雀无声,根本无人敢应。

当今天下以士族为贵,常岭对此也早有准备,第二日拉着牧守去军营中查看,结果令人吃惊,军纪散漫,一行人在没有通报的情况,深入操练场所,才被人喊住。再看兵士,有官爵的不见人影,剩下无品无级都是老兵油子,在军营中饮酒赌钱。这还是在白天——常岭连气都不气了,只剩绝望。当夜就离了云州,直奔昆州而来。

没有通知昆州王府,他先带着侍从到了昆州苍龙旗军营,还没有靠近,就被巡逻的士兵拦下盘问。只看这些普通士兵的精神,常岭精神为之一振,和云州简直有云泥之别。士兵听闻他是从京城来的钦差,很快通报上去,可军营守卫森严,始终不让他迈进一步。

侍从们不服气,纷纷道“昆州军营好大架子,见了天使毫无礼数。”常岭却欣慰道:“军纪严明,只凭治军这一点,昆州胜过云州多矣。”

他等了一个多时辰,昆州王府派人接了他们一行离开。

到了昆州城内,接待的人是罗子茂,住宿安排都极为妥帖,唯独一点,常岭见不到昆州王。在驿站住了几日,王府回复都是王爷生病,无法见客。常岭心中隐隐不安,实在耐不住了,带着侍从到王府理论,言明圣旨在身,不可耽误。罗子茂为难道:“王爷病重,现如今连床都起不来了。既然天使身负皇命,不如这样,先请示京中,派两个医术高超的御医来为王爷诊治,病好了方能复旨啊。”

常岭一听这明显推脱的意图,气的脸色紫红。挥袖离开后他找了昆州一地官员,谁知这群地方官,看似对朝廷忠心,实际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